6月11日,一场以针线为媒、文明互鉴为魂的非遗正则绣研习活动在璧山区文风小学展开。在璧山区教委支持下,重庆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11名外国留学生,与文风小学师生共同开启“非遗正则绣研习与文化互鉴”之旅,受到文风小学校师生的热情欢迎。

重庆师范大学师生与文风小学老师们游览文风校园
步入正则绣坊,百余幅正则绣精品如星汉璀璨,以针代笔、以线为墨的千年技艺生动展现了中国山水意境与花鸟神韵。留学生们驻足细观,指尖轻抚绣面纹理,感受东方文明的独特脉动。
活动伊始,正则绣非遗传承人陈琦老师为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的文化导览。她介绍了正则绣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分享了全球针艺流派的保护经验。从正则绣国际理解课程到卓有成效的传承教育案例,再到关于“技术赋能”传统针艺的未来展望,陈琦老师系统讲述了正则绣的历史脉络、当前面临的传承挑战以及应对之道,为留学生们理解这门古老技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打开了窗口。

陈琦老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授课
之后,文风小学的同学们化身“小老师”,手把手地指导留学生们制作正则绣锦帕,用五彩针线共同勾勒出美丽的图案。专注的神情、会心的微笑,现场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真挚的跨文化交流情谊。

文风小学学生与外国留学生一起完成绣品
来自越南留学生绿垂玲和卢旺达留学生爱慕都表示,很开心能参加正则绣活动,她们感受到了中化文化的魅力;来自斯里兰卡留学生王如奕和卡维沙也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正则绣,感觉非常有趣。

外国学生们的绣品展示
此次“正则绣”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不仅让国际学子进一步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通过“小手牵大手”的中外互动模式,在中国少年的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为正则绣的动态传承与国际传播增加了温度。活动结束后,陈琦老师说道:“作为正则绣的非遗传承人,我觉得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我有责任将正则绣这种非遗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重庆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外国留学生与文风小学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