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至27日“中文书写国际研讨会:语言·文化·技术”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召开,会议聚焦人工智能、元宇宙、AIGC等技术浪潮下中文书写的结构性变革问题,来自北京大学、伦敦大学、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海内外50余所高校170余名学者参加。我院院长牟映雪教授、培养培训科科长杨畅、梅强副教授受邀出席专家圆桌论坛及分论坛。
27日上午,牟映雪教授受邀参与大会主题圆桌讨论。牟教授就技术赋能国际中文教育问题与在场专家展开了深入探讨,发言内容基于对近五年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及关键字提取,指出技术赋能国际中文教育呈现新基建、新模式、新业态、新生态的“四新”模式。发言引用陆俭明先生关于对国际中文教育本质问题的论述,并深刻阐释了智能时代技术之“真”与教育之“善”的融合之道,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最后向在场的海内外专家介绍了重庆师范大学以孔院建设为平台,以区域国别研究为引领,以数智化为驱动,以中文教育为抓手,兼具效能与温度的国际中文教育理念。牟教授的发言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共鸣,其关于智能时代教师不可替代性的阐述受到与会专家的认可。

牟映雪教授参与大会主题圆桌论坛
梅强副教授向大会提交论文《系统集成:智能时代国际中文教师参与数字开发的可能进路》,以自主开发的“留学生中介字自动反馈系统”为案例,阐述了系统集成理念在国际中文数字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API集成文字识别及大语言模型文本校对技术的方法。经专家组三审三评,该文从70余篇参评论文中脱颖而出,与15位青年学者共同荣获“数字人文新锐奖”。

大会颁奖典礼
通过本次会议,学院加强了与海内外相关单位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教师在技术赋能国际中文教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展现了智能转型时代拥抱技术、应对挑战的重师魄力。

牟映雪院长、梅强副教授与法国著名汉学家白乐桑